科技与出版, 2023, 42(3): 110-117 doi: 10.16510/j.cnki.kjycb.20230315.002

编辑实务

期刊主导下学术综述的模式创新与学术供给研究

郝东杰, 陈双专

中国税务杂志社,100055,北京

摘要

年度综述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学术综述创新模式,成为联动学科理论与实践、引领学术潮流与方向和提升期刊品牌与特色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多个年度综述样本的实证分析提出,可通过打造融合学科导向与主题导向的年度综述专栏、强化年度综述多方主体的互动机制、多渠道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年度综述运行模式。

关键词: 年度综述 ; 学术话语 ; 学术综述

PDF (151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郝东杰, 陈双专. 期刊主导下学术综述的模式创新与学术供给研究. 科技与出版[J], 2023, 42(3): 110-117 doi:10.16510/j.cnki.kjycb.20230315.0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形成与展示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引领学术体系方向、助推话语体系形成的支撑作用[1],是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要抓手。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对学术期刊提出了“追求卓越、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不断丰富内容形式,创新学科资讯、学术综述、学术评论等栏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年度学术文献综述论文(以下简称“年度综述”)即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学术综述创新模式。从黑格尔的矛盾哲学出发,新事物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局限总是相伴而生。年度综述为学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2],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何谓年度综述?此种栏目创新承载何种功能期待?它遵循了何种运行模式?又存在何种待优化之处?优化举措为何?本研究尝试回应上述议题。

1 年度综述及其功能拓掘

1.1 年度综述的概念

学术综述即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立论基础和依据,是学者“站在巨人肩膀上攀登学术高峰”的基石。研究者通过对过往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把握,提炼与汇总学术观点、研究成果的同时,还能够反思既有研究的不足,发现未来研究趋向。学术综述按照综述内容是否独立成文的形式差异,可大抵分为嵌入式和独立式两类,前者是作为论著的组成部分,后者以综述性论文形式存在[3],是现代学术期刊常见的论文形式之一。综述性论文通常围绕某个研究领域的特定议题,在广泛分析和阅读既定议题相关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与考量,呈现研究议题最新的理论、动态与趋势,表达科学评价与观点。[4]年度综述在传统的独立式学术综述基础之上衍生而来,它通常会选择目标年度为综述时段,以特定学科或特定学科内某个领域式主题展开文献搜集、评估与论证。年度综述在研究和写作方法上与传统的综述性论文并无过多区别,但在选题对象与原始文献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详言之,恰适的选题对象是撰写高质量综述性论文,进而吸引读者关注和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前提。为此,综述性论文的选题通常不会过于宏观、笼统,而是聚焦于某个研究领域特定的前沿议题。[5]年度综述在选题对象上要比其他综述性论文更加宏大,通常会将选题对象扩大到整个学科或学科内的某个领域式主题,前者如《国际民事诉讼年度综述(2019—2020年)》[6],后者如《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2021年研究综述》[7],尝试展示某个学科内或领域内若干热点和新兴前沿议题的研究情形。年度综述在扩大选题对象范围的同时,对原始文献的选择亦进行时间限缩。综述性论文以特定议题为研究导向,为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展示研究脉络,通常会追溯到几年前乃至更久远时间线上的原始文献,但年度综述则是以过去一年来新涌现的原始文献为分析样本。正是由于选题对象上的范围扩展和原始文献选择上的时间限缩,年度综述具有区别于一般综述性论文的功能价值。

1.2 年度综述承载的功能价值

综述性论文具有科研指导价值、高信息价值和学术交流价值[8],可以让其他研究者以最节约的时间成本掌握所关注议题的研究情形。研究的聚焦、系统和深度是概括综述性论文的关键词。对照之下,年度综述在综述性论文的一般功能之上衍生出更具特色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科研指导更具学科全面性。由于选题对象以特定学科或学科内领域式主题为限定,年度综述能够评价选题对象内多个热点和新兴前沿,视角更加宏大、框架更加包容、对象更加多元,从整体视角描绘选题对象在过去一年的学术研究图景,包括主题结构、内在逻辑、研究不足、未来趋势等。其二,所提供的信息价值更具时效性。年度综述将原始文献限制在一年内的研究成果,这种极为新颖的研究素材意味着年度综述能够吸纳与选题对象密切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内最前沿的研究话题,保障了研究的时效性和新颖性。其三,学术交流中蕴藏学科研究的导向性。伴随研究视野的扩大,年度综述不再局限于某个议题的局部研究,而是放眼整个学科或学科内部的子学科,以最新的研究概况与趋势导引读者的研究思路[9],进而辐射整个学科的研究方向。

在学术期刊引导下,年度综述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在理论与实践交互上,可以提升学科或主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同时为实践运用提供智力供给和学理支撑;在学术交流上,可以加强不同学术主体之间的学术经验交流,同时引领学科或主题的学术研究方向;在对学术期刊的反哺上,可以提升期刊本身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地位,强化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

2 年度综述运行模式的实证探求

2.1 实证样本与指标

实践中,不少学术期刊已经意识到年度综述在展现学术期刊特色、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和话语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并着手推出年度综述类系列论文或专栏,只不过由于学科偏重、期刊定位、推进策略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年度综述范式。当前,年度综述究竟采取何种运行模式,可通过实证分析加以呈现。实证样本的选择是实证分析的起点。实证分析遵循的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逻辑,选取的文献样本虽然无法覆盖全部的既有年度综述案例,但应尽可能提升所选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并从多个角度或维度解构、比较和提炼样本之间的共性与特性。本文选取的7个学术期刊及年度综述样本,兼顾了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样本的选取,一方面,既包括特定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也包括相对综合性的学术期刊,覆盖经济、历史、教育、新闻与传播等不同学科领域;另一方面,所选对象皆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内较具权威性的核心期刊。

在结构呈现上,本文尝试从期刊名称、所属学科、综述名称、研究领域、主题选择、刊载形式和综述年份7个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立体化展现各学术期刊的年度综述模式(见表1)。详言之,期刊名称、所属学科、综述名称、研究领域和主题选择5个指标属于定性指标。其中,前4个指标意在展示期刊定位与年度综述论文选题之间的关系。主题选择指标意在阐释年度综述如何选择具体的综述对象,分为学科导向与主题导向两类:前者具有宏观性,是以某个学科为综述对象,综述该学科过去一年内所有或主要研究主题的研究成果;后者的综述对象相对限缩,聚焦过去一年内某个学科内特定领域式主题的研究成果。刊载形式与综述年份指标属于定量指标,刊载形式分为年度连载和单年刊载两种,综述年份则是各学术期刊推出年度综述以来所覆盖的年度,两者共同量化年度综述的连续性及规模。

表1   年度综述样本表

期刊名称所属学科综述名称研究领域主题选择刊载形式综述年份
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经济学学科导向年度连载2015—2021
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中国近代史学科导向年度连载2015—2018
日本学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学科《**年日本某某学科研究综述》综合学科导向年度连载2015—2018
教育研究教育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教育学学科导向年度连载2011—2021
东南传播新闻与传播《**年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学科导向年度连载2014—2019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教育学《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报告》中学历史教育学科导向单年刊载2021
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综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导向单年刊载202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2 年度综述运行的共性与特性

表1所示,虽然各年度综述在综述方向、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差异化表象的背后暗藏了极具共性的运行模式。基于年度综述的7项指标分析,以纵横两大维度贯穿本部分的样本分析。纵向维度关注所选样本各指标的共性,概括提炼年度综述运行的一般模式;横向维度关注不同样本各项指标的特性,发掘年度综述运行一般模式之外各样本的个性与特质。在纵横两大维度的联结互动之中,可描绘出年度综述运行模式的基本样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年度综述具有显著的期刊导向性。总体而言,年度综述论文以学术期刊的学科领域为研究导向,具有明显的期刊导向性。7个样本之中,除了具有相对综合性的《日本学刊》,其他6个样本期刊皆有特定的学科属性,此种学科属性在外直接体现为期刊名称,在内体现为期刊栏目设置与用稿风格。此种学科属性对应着年度综述的题名及其研究领域,展现学术期刊对年度综述的导向作用。例如,《近代史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其创设的年度综述专栏所综述的对象专指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研究。这种导向作用不仅体现在论文的研究领域与学术期刊所属学科的对应之上,亦体现在年度综述的作者选择、框架安排与内容写作等方面。再如,《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综述连续多年的第一作者皆为同一人,研究框架和内容通常包括综述年度转载概况、教育学热点与重点问题、教育学研究的未来与展望等固定的三个部分。在学术期刊的导引之下,年度综述与期刊之间形成有益互动:一方面,学术期刊可以对年度综述的写作进行方向指导与质量把关,确保年度综述系列论文在选题、结构与内容上的一贯性;另一方面,年度综述可以反哺学术期刊,借助其对既有学术研究的系统呈现、内容提炼、方向引导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其二,年度综述以学科横向综述为主、主题纵向综述为辅。在主题选择上,多数年度综述以学科导向为主,个别年度综述以学科下的主题为导向。本文所选的7个样本中,有6个样本的主题选择遵循学科导向:或是完全契合学术期刊的所属学科,如《经济学动态》《近代史研究》《教育研究》年度综述的综述对象分别是过去一年来经济学、中国近代史、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或是在学术期刊所属学科的基础之上作出一定的范围限缩,如《东南传播》的年度综述将研究对象做了地域限缩(仅关注我国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的年度综述将研究对象做了学科限缩(仅聚焦中学历史教育问题)。仅有1个样本的主题选择遵循主题导向,聚焦2021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研究。

其三,年度综述刊发形式以年度连载为主。年度综述通常以年度连载形式在学术期刊上进行刊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7个样本中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国际新闻界》2个样本目前仅进行了单年刊载,但这或许是因为上述期刊是在2022年首次推出相应的年度综述,不排除在后续年度继续推出年度连载的可能。在年度连载的刊载模式下,每个年度的综述论文按照年度轴线形成某一领域或话题的“编年史”,形成综述论文群。相比于个别年度“昙花一现”的单年度综述,年度连载可以使得各年度论文之间在文章架构、关注主题、具体内容等方面交相呼应,叠加产生“规模效应”,达到盘点学术成果、汇聚学界声音、交流学术思想、凝练学术共识、形成体系化学术集成之功效。

3 既有模式尚存进一步功能激发空间

基于年度综述的实证分析,其运行的一般模式大抵可勾勒清晰:在整体运行上,年度综述具有期刊主导性;在研究领域上,年度综述与学术期刊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高度契合;在综述主题选择上,年度综述以学科导向为主、主题导向为辅;在刊载形式上,年度综述以年度为时间单位进行连续刊载。此种运营模式可基本发挥年度综述指导全面性、信息时效性和学科导向性之功能,但从发展视角来看,也尚未完全激发年度综述之功能,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3.1 年度综述的研究深度可以进一步加强

学术论文的研究深度与其选题密切相关,选题体现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应鲜明而且要尽量具体,越具体的问题越是值得深入研究,也更能提升研究的深度和价值。所谓具体,通常是指研究对象应有明确的论题边界、鲜明的视角和问题聚焦。在具体的问题导向下,文献综述的撰写将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形成的研究成果更具学术价值。详言之,在文献的获取与阅读中,研究者可以更有目的地从海量研究文献中,检索、搜集和阅读与该问题最直接相关的文献;在文献的论证与评估中,可以更具关联性的文献和恰切性的思考逻辑形成论证思路;在综述的撰写中,可以紧密地围绕选题搭建文章框架、推进论证过程、形成明确且具体的评价性观点。反之,若选题过于宽泛,将会极大降低文章的研究深度和学术价值。年度综述存在学科导向与主题导向两种主题选择模式,两种模式各有特色:尽管学科导向的研究对象可以使年度综述的横向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宽广,但有限的文章篇幅决定了各子主题的纵向研究难以深入挖掘;相比之下,以主题为导向的纵向综述能够更为专注于特定主题,提升该主题所研究内容的深度。年度综述以学科导向为主、主题导向为辅的选题取向意味着其在研究深度上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

3.2 年度综述的评述力度可进一步提升

综述是以“综”为手段、以“述”为目的,是综合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以之为评述对象和论据,在评述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的论文形式。文献综述如果过度偏重“综”而“述”不足,就可能沦为一种材料堆叠的文献汇编或报告,其学术价值将大打折扣。年度综述相比于一般综述性论文,其选题更加宏大,时间线更具时效性且短小,上述两个特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章的评述力度。引申而言,年度综述聚焦某个学科或学科内部的宏大选题,具体到写作中再细分为多个热点和前沿子话题,这就导致在一定的文章容量中每个子话题所占的笔墨比例被压缩。有限的文字容量意味着无法充分展现作者的评述论据和论证逻辑,而不同子话题之间亦存在评述内容的割裂问题。以上一年度的文献为综述样本固然可以提升年度综述的时效性和新颖性,但诸多经典的理论、观点多不是近期才形成的,需要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学术时间线。如此,可能导致最新的研究内容与那些经典的学术观点之间无法形成深入的交互与争辩,折损评述力度。

3.3 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手段有待多元化

年度综述归根结底是一种学术论文,影响力是衡量论文价值的核心评价指标,论文作为科学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其目的不在于研究者自说自话,而在于向社会大众传播思想、知识与文化。[10]综述性论文既是研究者表达学术观点的重要手段,在学术期刊主导下,更加添附了提升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学术期刊主导综述的研究领域与其所属学科高度契合,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在所属学科内部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再以连载形式连续不断地推出年度综述,将助力这种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产生规模效应。应当注意,在“除四唯,破五唯”科学评价趋势下,论文影响力的评价已经由学术影响力的一维标准走向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二维并重的综合评价。[11]一方面,学术影响力展现年度综述之于“三大体系”建设的客观价值,在学术领域中具有主导性的学术影响力就是学术话语权本身[12],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三者深度联动,有助于打造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中国话语;另一方面,社会影响力是年度综述助力“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观价值体现,是“三大体系”建设成果嵌入社会的纽带,年度综述的学术影响力应当走出学术小圈子、走进社会大圈子,进而使其能够被更多公众知晓并肯认。正因如此,数字经济时代,学术期刊需要思考如何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年度综述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

4 年度综述的优化举措

可以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年度综述的运行模式存在趋同性,但此种一般模式并非尽善尽美。为此,有少数年度综述基于特殊考量,在秉承年度综述一般模式优良做法的同时,对部分内容予以改进,《税务研究》推出的《年度学术研究综述》专栏(以下简称《税收年度综述》)即为典型代表。《税收年度综述》不仅在主题选择等外在形式上进行了改良,也在综述的内容写作与多主题联动机制上进行了创新。

4.1 打造融合学科导向与主题导向的年度综述专栏

为了进一步提升年度综述的研究深度和评述力度,可以借鉴《税收年度综述》融合学科导向与主题导向的做法,以分主题、多篇幅的形式推出年度综述专栏,在发挥研究全面性与学科导向性功能的同时,兼顾主题导向的聚焦、系统和深度,提升综述内容的横向研究广度和纵向分析深度。详言之,《税收年度综述》在遵循年度综述一般模式基础之上,以《税务研究》的学科属性与期刊定位为指引,聚焦税收主题,开展研究梳理与评述。但与其他年度综述不同的是,《税收年度综述》不是以单主题、单篇幅予以呈现,而是在综合考量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改革与法治、实体与程序等多重关系后,采取“5+N”的形式科学划分设置每年的专题,即根据税收理论界的普遍研究方向和内容,每年设置5个相对固定的专题,即“税收理论”“税制改革”“税收法治”“征管服务”“国际税收”,然后根据每年的税收理论研究热点以及税收改革实践差异与理论需求变化进行微调,再机动设置N个专题(这里的N一般为1~2个,如2021年的“税收政策”专题和2022年的“建党百年税收”专题)分别进行研究综述,以体现专栏的前瞻性和时代性,提升《税收年度综述》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5+N”篇年度综述论文在每年的固定刊期一次性刊载。

年度综述专栏形成了最具时代性研究成果的目录索引,对过去一年来特定学科或宏大主题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集、提炼和系统呈现,多个主题综述串联成纵向研究经线,不同主题相互横向交叉形成研究纬线,可以联结组成横纵双向延伸的“网式”学术编年史,在系统呈现学术研究脉络的同时为新发展阶段的学术研究提供必要参照。此种学术集成能够发挥规模效应,叠加学术理论智识。

4.2 强化年度综述多方主体的互动机制

年度综述不仅仅是学术论文,也是原创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促进学术交流研讨、催生公共理性成长、展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就的摇篮。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学术交流平台与媒体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13],此种公共性决定了学术期刊所载论文并非作者的恣意表达甚或是期刊编辑部的意志延伸。年度综述不同于一般的文献综述,不是为了凸显作者个人的后续研究内容在问题域中的价值或位阶,而是在学术期刊的引导下向读者客观、系统地呈现过去一年学术界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实况和学术评价,是期刊编辑部、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学术贡献,更是三方主体深度交互的平台。为此,可借鉴《税收年度综述》经验,学术期刊在推出年度综述专栏时建立“编辑—作者—读者”三方主体的互动机制。详言之,编辑发挥方向性引导作用,确定《税收年度综述》的子主题、遴选撰稿人,并为综述的写作与修改提出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撰稿人(作者)是实施者,根据编辑所提意见,借助自身的学术积淀搜集并阅读学术成果,推进文献论证与评估,在撰写文稿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学术评价;读者是《税收年度综述》的受众与反馈者,在阅读综述文章的同时通过编辑部组织的问卷调查、研讨会等直接形式和下载、引用等间接形式表达自己的反馈与意见,助力《税收年度综述》的完善。

在“编辑—作者—读者”联动机制之下,文献综述的本有作用将不再局限于“成果目录”与“成果索引”,它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呈现,同时能够发掘现有理论研究薄弱之处与不足,进而为理论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引。各主题的年度综述并非简单的观点汇编,而是共同主题导向下不同学术研究成果之间一次深入的经验交流与观点碰撞。以年度综述为枢纽,包括综述作者在内的不同研究者就特定主题进行跨时空的学术探讨与激烈论争,进而激发学术创新的火花。在综述论文公开发表后,此种经验交流与观点碰撞会产生外溢效应,将读者带入其中,广泛谈论。对读者而言,年度综述既是索引工具,又是交流工具,更是指引工具。读者通过阅读年度综述可以快速了解过去一年相关选题的文献情况与研究内容,阅读过程实际上也是与撰稿人以及各来源文献作者之间的智识交流,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方向指引。如此,三方主体在各自发挥自身本有功能价值的同时产生良性互动,逐步提升研究深度和评述力度,助力专栏的良性运转。

4.3 多渠道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

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优化写作方式、结构性调整论文内容、加强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等方式提升年度综述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

其一,学术期刊可以引导年度综述写作方式的优化。例如,借鉴《税收年度综述》述评结合方式,既全面、系统、客观地呈现被综述论文的观点,此乃综述类文章的本有特征[14],又加入作者自身高质量的评价性、观点性内容,提升综述论文的学术属性和研究价值。文献综述是一种纸面上的论争,对关联问题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方能更深刻地认识所聚焦的问题。因此,年度综述是具有规范性的研究论文,既要讲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内容全面,又要加入科学的评价内容,在充分的论据之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并予人以教益。为此,《税收年度综述》尤为强调述评结合的写作方式,在综合描述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作者的分析评价。所谓“述”,即深刻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并为后续研究引导方向、奠定基础、提供方法论支撑,既要有一年来相关选题的发展现状,又要有相关选题一年来的发展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进展;所谓“评”,即作者客观、全面、公正地提出有见地、有思想、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力求做到以评促研、以研促学、以学促思、述评结合、研评并举、学思共进,以达至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之目的。其二,年度综述如果仅是过去一年来相关主题既有研究的“文献集合”,则会沦为文献索引工具,而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加入的论证、评价与结论会大大提升综述论文的学术价值。为此,可以通过优化论文内容的结构安排,尽量提升作者自身评价性、观点性内容所占比重,评与述并重,甚至更加注重“评”。其三,社会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介型指标体现[15],可以通过加强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方式,获得大众的评论、转发和分享,并得到媒体报道等。例如,《税收年度综述》一经《税务研究》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后迅速成为“网络热文”。2022年6月28日,在南京大学公布的“CSSCI源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数”排行榜中,《税务研究》公众号在论文篇次、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热文篇次等方面均位列经济学C刊第1名。其中,在C刊公号热文排名中,阅读人次达到3 000的总共有23篇,其中有8篇由《税务研究》公众号推送,《税收年度综述》文章篇篇是热文。上述案例进一步凸显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年度税收学术综述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其他学术期刊年度综述借鉴。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年度综述专题推介会或研讨会等形式深化学术成果评价、传播,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

5 结语

年度综述是近年来由学术期刊发起和引导的学术内容载体创新形式,伴随具有不同期刊特色的年度综述样本实践不断涌现,年度综述的运行模式得以形塑并趋向完善。可以期待,日趋完善的年度综述模式可融通各种既有学术成果和资源,并以之为有益滋养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16],展现学术期刊特色、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和话语能力,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加快构建。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根本依托,年度综述以学术期刊的学科领域为研究导向,有助于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学科发展内涵;学术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年度综述作为学术集成能够汇聚学术话题的思想、理论、观点、知识、方法等基本学术素材,助力学术体系完善;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外化,年度综述搭建了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有助于反映、表达和传播特定思想理念与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李晶李天鸣刘天星.

学术期刊支撑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建设的作用与路径

[J]. 出版发行研究,20224):52-57.

[本文引用: 1]

夏永桃毛建儒.

从系统的角度看黑格尔的矛盾学说

[J]. 系统科学学报,20192):12-18.

[本文引用: 1]

储丹丹.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元文性分析

[J]. 当代修辞学,20221):62-76.

[本文引用: 1]

支运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撰写

[J]. 理论月刊,20153):79-83.

[本文引用: 1]

张学梅许军舰郑建芬.

大综述的组稿策略及其影响力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2):194-198.

[本文引用: 1]

沈玫何其生.

国际民事诉讼年度综述(2019—2020年)

[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201):131-145.

[本文引用: 1]

姜飞张楠.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2021年研究综述

[J]. 全球传媒学刊,20221):93-111.

[本文引用: 1]

朱大明.

综述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其鉴审

[J]. 科技与出版,20074):37-38.

[本文引用: 1]

刘志远.

综述性论文在综合类科技期刊中的作用及组稿策略:以《科技导报》组稿实践为例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6):504-508.

[本文引用: 1]

杨思洛.

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

[J]. 情报资料工作,20203):20-25.

[本文引用: 1]

杨思洛聂颖.

结合全文本分析的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研究

[J]. 现代情报,20223):133-146.

[本文引用: 1]

姜敏.

论中国特色刑法学话语体系:贡献、局限与完善

[J]. 环球法律评论,20224):21-34.

[本文引用: 1]

韩璞庚.

学术期刊、学术话语与学术原创

[J]. 岭南学刊,20173):9-12.

[本文引用: 1]

钱苏鸣王维焱.

“综述”类文章的共性问题:兼对410篇综述稿的分析

[J]. 科技与出版,20072):37-38.

[本文引用: 1]

赵蓉英刘卓著张兆阳.

论学术话语权及其评价

[J]. 图书情报工作,202211):14-23.

[本文引用: 1]

谢伏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J]. 中国社会科学,20195):4-22,20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