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与出版  2023, Vol. 42 Issue (3): 77-81    DOI: 10.16510/j.cnki.kjycb.20230314.001
产业观察
国外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
李欣人,韩志瑞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50100,济南
全文: HTML    PDF(1504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传统出版可以通过与自出版融合发展来实现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在与传统出版的合作方面,国外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颇具代表性并且在我国也有应用空间,但较少得到国内用户的关注。文章提出,英国的Reedsy和挪威的Boldbooks体现了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的成熟模式,国内出版单位可借鉴其经验,应用于我国自出版平台建设。

关键词 自出版传统出版作者服务数字化转型    
出版日期: 2023-04-12

引用本文:

李欣人,韩志瑞. 国外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23, 42(3): 77-81.

链接本文:

http://kjycb.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3/V42/I3/77

[1]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30)[2023-02-15]..
[2] 李唯梁. 自出版概念探析:基于社会分析的视角[J]. 现代出版,2016(6):21-24.
[3] 张波. 论自出版模式的演变及其发展[J]. 编辑之友,2015(7):22-25.
[4] 刘广东. 理解自出版:逻辑考察、范式转换与中国语境[J]. 科技与出版,2022(1):122-128.
[5] 周敏,王阳.“平台开放”走向“作者至上”:自出版新路径探究:以美国图书出版系统Pronoun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6(1):83-87.
[6] 白志如. 网络自出版品牌建构的理论思考与策略转向[J]. 科技与出版,2017(7):125-129.
[1] 曾斌,刘海溧. 我国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探析[J]. 科技与出版, 2023, 42(2): 62-68.
[2] 王若扬.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漫画出版的发展路径探究[J]. 科技与出版, 2023, 42(2): 74-80.
[3] 吴昕. 关于我国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问题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 2023, 42(1): 73-78.
[4] 谭文芳. 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浅谈[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9): 86-92.
[5] 吴林. 媒体融合背景下漫画书刊的发展思考[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8): 72-75.
[6] 缪立进. 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与对策[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7): 95-100.
[7] 周崇松, 王岐本, 周凝绮. 基于平台作者服务的科技论文信息挖掘与传播*[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11): 112-117.
[8] 戚德祥. 出版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双循环发展战略思考*[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11): 6-12.
[9] 刘广东. 理解自出版:逻辑考察、范式转换与中国语境*[J]. 科技与出版, 2022, 41(1): 122-128.
[10] 侯欣洁,戚德祥.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出版“走出去”数字平台建设*[J]. 科技与出版, 2021, 40(5): 60-65.
[11] 刘耀辉,刘倩. 未出版网络文学作品有声出版运营探析[J]. 科技与出版, 2021, 40(5): 66-72.
[12] 王墨雨,于凤静. 丹麦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及其启示[J]. 科技与出版, 2021, 40(4): 35-39.
[13] 许玮, 王鹏涛. 作者服务视角下数据论文出版流程的再优化[J]. 科技与出版, 2021, 40(10): 71-78.
[14] 章萌. 数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对策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20, 39(4): 78-83.
[15] 丁昶,向宇. 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传统出版物出口贸易的影响[J]. 科技与出版, 2020, 39(4): 51-57.